總網頁瀏覽量

2014年3月26日 星期三

給孩子的話

電視上不斷地播出「太陽花學運」的新聞畫面,孩子很激動的告訴我:「學校有同學號召參加,有人要出錢包車北上」。一臉熱血沸騰、躍躍欲試的感覺。看著那張單純的面孔,心裡真的有很多話要說,相信一定也有不少的父母親有類似的心情想表達,在此提出分享!
我們都知道學生的出發點一定是希望國家好,但是如此的作為,真的可以達到預期的結果嗎?坦白說:「我不知道」。但是我們可以參考過去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例子,來協助我們真正地了解當前的處境。
國家要強,需要的是「人才」。只有傑出的人才,才能帶給眾多人民真正的福祉。回顧台灣人民最幸福的輝煌時期,大概是台灣被譽為「亞洲四小龍」的時候;當時帶領民眾的人才是孫運璿、李國鼎…,吸引海外人才回台發展,包含有現在台積電的董事長張忠謀先生、宏碁的施振榮先生…等多人;他們多是工程師出身,實實在在地為台灣創造了經濟奇蹟,也真正地讓大多數的台灣民眾享受到富裕的成果。當時並沒有解嚴,所以政治意識與民主與否應該不是一個國家富強的必要條件。
在解嚴後,民主意識抬頭,學運興起;當初的學運領袖包含羅文嘉、馬永成、林佳龍、鄭文燦…哪一位不是滿懷理想?他們因緣際會地都進入了政壇,也實質掌握了國家的權力,甚至這數十年的總統及朝野領袖,都是法律人及政治學的專業背景,而台灣在這些充滿民主及政治理想的領袖帶領之下,所得到的實質成果為何?相信你我都有明顯的感受,連國發會主委管中閔都坦承「在新加坡及南韓的眼中,早就沒有台灣」…;想想大家在「民主深化」的口號聲中,被催眠了多久,難道衰退的競爭力及倒退的薪資不是事實嗎?
在大眾媒體的扭曲報導下,我們已經營造了太多的政治明星,在民主自由的舞台上,陳水扁、馬英九、蘇貞昌、謝長廷、蔡英文…,哪一位沒有掌握到國家權力?但你我有更幸福嗎?孩子們更有希望嗎?
面對學運再起,我只能對孩子說:
「我尊重他們的言論自由;但他的意見絕不能代表我的意見。」
「我們不缺社運及政治領袖,我們缺乏的是真正能做好事情的人。」
「現在最不缺乏的是模糊的是非觀、權謀的政治算計及空泛的民主口號。」
「我們不要害怕競爭,但不希望我們不能競爭。」
「我們需要抗爭的對象是國際經濟強權欺壓,而不是經濟市場開放。」

所以,我希望孩子能好好的充實自己,成為一個有能力的「目標實踐者」;而不要急於成為浪漫的「夢想家」。試問:讓金賢秀參加學運抗爭,帶給南韓民眾的實質利益較大?還是讓他做好擅長的演藝事業,能帶給國家的福祉較大?想想吧!孩子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