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

 昨日參加九三遊行,熱血澎湃,心有所感∼
昨朝猶雨今放晴,雲霾總是遮天青,
吾已報國效忠忱,奈何視鄙藐賤輕!
且待善意需有應,莫誤契機引怨積,
一朝風起勢千鈞,同袍再聚成萬軍!



2016年8月31日 星期三

我要一個誠信願意遵守制度的政府~願意上街頭的理由

    九三將屆,過去的同事及同學正積極地動員,準備在軍人節當天走上街頭,向政府與民眾表達出退伍軍人心聲!新聞媒體也十分關注,不斷地有各式政論節目邀請名嘴質疑評論,希望藉由媒體傳播影響,對遊行的正當性及實質衝擊降至最低。
    不可諱言,周遭的年輕同事與朋友受到影響,提出各式質疑:
  • 是不是既得利益者不願改革?
  • 是不是只顧個人私利罔顧公眾利益?
  • 是不是被政黨操弄有政治算計?…
    我願意上街的理由很簡單,就是:「我要一個誠信願意遵守制度的政府」!
    「制度的形成,是政府基於人民所賦予的權責,依法推行政務,為公眾共同週知且遵守的規則!」所以民主制度的基礎是法治,而不是人治。一個制度,或因時代的變遷需要調整,只要依循立法程序,依法通過修訂後,即可調整制度供爾後的人來遵行。但對已適用舊制度的人,並不能因新制度實行,而回溯對其產生權益的影響,這也是法治的基本精神。不能也不會因主政的人或政黨施政理念不同,對人民的權益產生影響。
    但現今新政府執政以來,面對台灣經濟困頓的現況,非但沒有積極的團結民心,認真擬定產業政策,提振經濟改善民生;反而藉由轉型正義的口號,推出爭議性極高的政策,如「一例一休」、「年金改革」…等,使勞資雙方及各個職業別與階級間產生矛盾,引發社會動盪民心不安。
    當初政府對軍公教的退休制度保障,有其時代背景,本就與勞工退休生活保障性質不同。當政府未就其制度制定原因說明,反而透過媒體,單純地比較支領金額的多寡差異,形塑不公的假象,企圖藉由重分配,討好人數較多的族群。但重分配並不能解決經濟困頓的問題,更不能帶給人民新的希望。反而會因扭曲破壞制度,使政府原本就脆弱的誠信基礎,被消耗殆盡,進而產生更多的後遺症。
   「一個沒有誠信,不尊重制度,又不能給人民希望的政府,人民還能支持嗎?」這正是我願意上街頭的理由。

2016年8月20日 星期六

我們的認知不同

   許久沒有看電視的談話性節目,但近日因新政府一連串的「轉型正義」政策,引發了台灣社會的動盪,罷工、遊行…種種抗爭活動不斷;因而關注媒體的談話性節目,看看各方論點,卻令我認知紊亂且茫然,不知何所適從?深嘆無怪乎台灣淪落至此…
   我只是一個在台灣生活超過50年的人民,多在基層工作,從沒出過國,但記憶力還不錯,學問當然不能與各名嘴教授相比,在仔細聆聽他們的論述後,似乎和我生活認知的世界截然不同,在此提出疑問,尋求大德解惑?
   政府存在的目的,難道不是要讓所有的人民安居樂業?當一個政府告訴人民未來的數十年,生活不會更好,甚至應有的退休金都必須少領,否則年輕世代所繳交的錢,有可能在退休後,面臨領不到的困境…若真是如此,一個讓人民生活愈來愈差,又看不到希望的政府,為何有存在的必要?
   專家、名嘴與政客或有種種不同的說法與理由;但別忘了,這一群在檯面上振振有詞的人,過去多年不都是曾在政壇或公共領域擔任過一定的角色,有產生實質的影響;何以時至今日,卻表現出一副事不關己,儼然是先知與公義化身,為基層代言,協助爭取利益?!
   「事實是檢視真理唯一的標準」!請靜心檢視,媒體上的這群人,多年在台灣社會改革發展過程中,無不享受到真正的實質成果,學者與名嘴荷包滿滿,評論節目爭相邀請,名利雙收!政客由在野變執政,高居廟堂掌握國家機器完全執政!至於你我多數的受薪階級,平均薪資卻倒退十六年,甚至退休年金都要受到影響…他們口中的「自由民主」與「公平正義」,究竟讓誰得到好處,應該不辯自明吧!
   我年輕的時候,國力艱難並不富足,雖然初入職場的薪資只有14K,相較現今的22K更低;但政府讓我深信,只要我認真工作,未來會更好!事實證明,隨著年紀增長,生活真的變好了!而現今我的子女所處的時代,是確實經歷過這些政客學者所倡行的「自由民主」與「改革開放」,但認真的審視改革結果,我想問:
  • 教改真讓孩子的教育負擔變輕了嗎?孩子的就業競爭力更好了嗎?
  • 「憲改」真的確保台灣安定五十年嗎?可曾看到責任政治嗎?
  • 「自由民主」讓台灣經濟變好了嗎?台灣在國際更有競爭力嗎?
  • 「公平正義」讓你我的生活更好了嗎?還是貧富差距愈大?…

   從解嚴改革開放後的事實來看,台灣人民生活是好是壞,大家各有一把尺,冷暖自知!
   現在新政府又要推行「年金改革」,依照現有資訊,應可確定各類基金都要面臨破產的窘境。所以透過媒體傳播,明確地告訴你我未來不會更好,也不確定希望在哪?所以只能細算看看誰多領,誰又少領;希望藉由重分配來減緩年金給付壓力!但政府不該更積極的發展經濟,來改善人民所得,使人民有希望嗎?而不是斤斤算計挑起對立!今昔相較,人民應該要更能認清政府需負起的責任與作為吧!
   不要老是拿遠在天邊的歐美國家制度套用在台灣,那只是如某位總統曾說過的口號:「有夢最美,希望相隨」!希望是空泛的,沒落實做出來,永遠也只是個夢!請回頭看看鄰近台灣的韓國,在面臨亞洲金融風暴,政府瀕臨破產的困境,如何在短短十餘年,將國民的平均所得,提升至遠勝台灣的程度!一個有為的政府,該如何作為,應該是顯而易見的吧!
   所以,一個只會算計我的退休金,又不給孩子未來希望的政府,我選擇不相信,也不輕易妥協!畢竟,錢在自己的手中,孩子還有機會享用;若任由看不到希望的政府重分配,可不知又會由誰得利,不是嗎?

見庭景有感

社區一隅,見庭景有感~
閒步踱園庭,此景猶似昔,典範雖已遠,功過猶待評!
今人需得記,莫枉恣意行,是非終有論,果報迴諸身!



2016年8月17日 星期三

觀雲勢有感

今晨台中的天空,有陰霾,有蔚藍…
一如當前的臺灣,混沌不明,何去何從…?我選擇走向光明晴朗!
有感而作:
雲由氣生,聚散不定,或因風消,眾合成勢,一朝勢起,沛然難禦!
天道人道,皆通此理,民心向背,禍福相倚,盼凝眾識,共築善境!











要真相、要誠信、要希望~我的誠摯訴求

    新政府上台迄今,憑藉著執政的優勢,高舉著「轉型正義」的大旗,推出一連串政治性質強烈的政策,從廢除「紅十字會專法」、通過「不當黨產處理條例」、「勞工一例一休」、「年金改革」到裁撤「特偵組」…等,無一不是爭議性十足的政治議題,使台灣原本就脆弱的信任基礎,更加的撕裂惡化。無論是藍綠、勞資雙方或各個職業別,甚至不同世代,都會因不同的觀點立場而產生對立的情緒;讓人不禁省思,這樣分裂不安的台灣,要如何面對對岸及國際的競爭?當前人民迫切需要的,難道不是透過制度與政策發展經濟嗎?而急切推出的這些政策,真能讓人民據此創造出富足安定的未來嗎?答案應該是不辯自明吧!
    政府是秉持著人民的託付執行公權力,目的是要為人民經營出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,可以自由的選擇士、農、工、商…各行業奮鬥,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!各行業又有不同的特性及規範,待遇及發展自然有差異而無法類比,這應該是人人皆知的常識吧!
    成熟國家的制度與政策,本就是與時俱進而非一成不變的,但必須依循不溯及既往的基本原則。如工業發展時期,政府著重促進產業發展,透過政策優惠,給予企業種種協助,不會因今日經濟現況的不同,而去檢討當時政策優惠的適當與否。以台灣高鐵為例,就是最明顯的證明。從最先政府不用出任何資金的財務規劃,到後期協助融資貸款數千億及多項的政策協助;可有因任何的情事變更而溯及既往?何況國家政府是一個有延續性的團體,政策制度施行時,有其時代背景及不同因素的考量;不應該換人執政就全然否定過去的制度,更不應該以今議昔,妄論昨非今是!
    回想三十餘年前選擇投筆從戎,我知道爾後的軍旅生涯,工作沒有日夜之分;待遇及升遷發展需依照制度;一切公務為先,家庭及個人其次;言行及權利需受到限制及規範…;當役期服滿義務盡了,國家會依制度給予俸給與福利照顧。這是國家透過制度給予的承諾,也是人民信任政府的基礎。
    在服役期間,經歷了數次的兵力精簡,由最初的四十餘萬人,逐步地精簡到二十餘萬人;人數雖少但任務未減,常常需身兼數職,薪資也沒有任何增加;政府因財政困難,將恩給制的退撫制度,修改為年金制,更增加了軍人所得的負擔,願意繼續服役的同袍,沉默地接受了制度的改革,依規定役滿退伍,支領應得的退俸;卻面臨政府不斷地以財政困難為由,拋出退撫基金將破產的訊息,藉由媒體傳播,將輿論導向退休待遇不公,引動職業對立與不安的氛圍。但我想問:國軍兵力精簡不是國家政策嗎?二十萬精簡人力的退休金,由相對少數的在役軍人所繳交的退撫基金來承擔,帳面收支當然難以平衡,推行政策的政府不需承擔任何責任嗎?精簡的二十餘萬兵力,所節省下來的人事支出成本及相關裝備經費,難道不該適度投入軍人退撫基金中改善財務狀況嗎?若是理當如此,又怎麼會出現基金破產的訊息?像這樣放任不知詳情的媒體及名嘴隨意解讀,影響民意輿論,造成社會不寧,政府應盡的責任又在哪?
    一個正確的改革模式,應該是政府衡量國家所有的條件與資源,評估未來的趨勢,在現有基礎上,擬定符合趨勢發展的較優方案,透過與各個族群溝通的過程,尋求最大共識,藉以建立確實可行的制度吧!以此觀念為基準,來檢視新政府的改革模式,卻僅是透過媒體公布局部的數字,並未就其制定制度的因素與條件做說明,便放任不明究理的民代與媒體名嘴隨意比較扭曲解讀,自然產生矛盾對立,人心惶惶不安;難道這就是一個完全執政的新政府該有的作為嗎?
    對此,我深不以為然!決定參與九三向軍人致敬的遊行活動,誠摯的提出我的訴求:
  • 要真相~請說明國家財政困難的真相!是錯誤的財稅政策?浮濫的政策建設支出?還是軍公教的退休支出?
  • 要誠信~國家的政策制度與精神,能有一貫性嗎?還是要繼續換了政黨就可能換了想法與做法?
  • 要希望~依照新政府所推出的新政策執行,國家會更安定團結嗎?下一代會更有競爭力嗎?經濟會成長嗎?
    想想當初中美斷交時,國家風雨飄搖,但在政府正確政策的帶領下,推動十大建設,使人民看的到希望,相信未來會更好!時至今日,政黨已多次輪替,面對新政府的作為與政策,卻只有政治而沒有經濟,只看分配而無建設;大家捫心自問,看的到未來的希望嗎?若心有同感,請大家九三凱道見!

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

看「募兵廣告」之我思


    又到了鳳凰花開的季節,有許許多多畢業的年輕人將投入職場;所以各式應接不暇的招募廣告,不時地出現在周遭的生活中。其中最讓我有感的,就是國軍招募中心的廣告,因為這是我投入半生從事的工作;看著廣告上陽光青春的笑顏及振奮人心充滿希望的號召,不禁思索,如果人生重來,會再選擇投入軍旅嗎?當自己的孩子在面對職涯的選擇,會建議投筆從戎嗎?…
    回憶三十多年前高中將畢業,面對年輕守寡,辛苦帶著三個孩子的母親,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,沒有更多的選擇,只有投身軍旅,接受軍事教育及訓練;箇中艱辛,絕非今日講究人性化管理可比擬。當任官後,就必須善盡職責,一切以國為重,任務為先。所以沒有日夜及假日與平日之分;正因為是軍人,掌握著國家公器,所以必須接受軍法及軍紀的約束與要求,沒有個人的自由;雖然待遇一般,但役期滿後,會有穩定的退撫制度照顧,不致有後顧之憂!這一切的認知與待遇,都是政府透過法規與行政執行,形成穩定的制度,不會因人不同而有差別待遇!當身邊的同僚,或因生涯規劃有不同的選擇,提早離開軍職時,我選擇堅守崗位服完役期,依規定被授予榮民的身分,享有退俸待遇!但曾幾何時,我們這些依政府法規退休的軍公教,被形塑成拖垮政府財政的元凶,世代不公的代表…?更是必須針對改革的首要目標!在此時刻看到這些招募廣告,很難不讓人感到荒謬諷刺!
    平心而論,真正拖垮政府財政的元凶是誰?大家可以客觀理性地想想:
  • 當初「十信風暴」,金融銀行數千億呆帳打消,債務都由全民承擔!銀行高層及經營者,可有任何損失?待銀行賺錢後,有回饋嗎?獲利流向何處?
  • 規劃興建的「高鐵」,最初政府不用負擔任何經費,到最後追加了數千億的預算,包含協助後續的營運,相關債務是全民承擔,但獲利…?
  • 延宕數十年的「核四」,從規劃興建到停建封存,浪費了數千億,參與其中的政治人物,不論藍綠,該升官的都已經升官,能執政的也已經執政;但損失…?
  • 各級地方政府浮濫的建設開發與花費,如「巨蛋案」、「美河市」…等案 ,造成鉅額的負債又有多少?
    歸納上述可知,錯誤的政策與浮濫的建設才是政府鉅額負債的主因!財團與政客均可從中獲利,所以形成共犯結構,使稅制與政策愈趨向資方,所有損失則由全民共同承受!為了模糊焦點,退休軍公教人員就成為最好的代罪羔羊!因為:
  • 所有的軍公教退休人員所支領的俸給,都是依據政府制定公布的法規執行;以軍人而言,只要體位達標準,人人都可以選擇入伍服役,依規定服滿期限役期後,方可申請退伍支領退俸。 支領標準由國家統一訂定,人員被動因應接受;怎會被形塑成拖垮財政的元凶及世代不公的代表?
  • 政府負債最大的受益者是財團,從銀行、台灣高鐵所含各個財團、頂新集團、遠雄集團…等,每個集團均從政府浮濫錯誤的政策中,得到了可觀的獲利;但相關的獲利並未反應在其所屬勞工的薪資上!畢竟真正決定勞工薪資與退休所得的高低是資方與雇主,而非軍公教人員。相反地,大多數的退休軍公教人員,均長期居住在台灣,也是台灣內需市場穩定的消費族群,能提供台灣經濟發展與就業的動能。究竟誰才是社會不公的元凶,應顯而易見吧!
    現正值新政府上任,迫切地高舉改革大旗,倡言追求「公平正義」;針對年金改革等議題,甚至拋出要「溯及既往」的風向球;在這違反法理不公的前提下,又怎能得出公平正義的結論呢?因此提出一誠懇的建議:當政府真正改善了錯誤施政造成負債浪費的缺失後,還需要再尋求施政經費來源時,乾脆利用在立法院執政多數的優勢,訂定退休軍公教人員所得特別法,將軍公教退休所得視為薪資所得,比照所得稅制課稅。如此一勞永逸,不要一再地消費弱勢的退休軍公教人員好嗎!

2016年3月29日 星期二

見慘案新聞的省思

    已經很久沒提筆寫文章了!因為總覺得是狗吠火車,不關痛癢吧!但看到這二天媒體新聞及網路上針對小女童遭殘殺的反應,真有一股氣梗塞於胸,不吐不快!
    要知道類似慘絕人寰的案件,已不是第一次發生,依媒體報導,起碼有三件!每次媒體都轟轟烈烈地報導,行政部門檢討改進,甚至民意代表提案修法…;看著媒體的名嘴不停地討論,從兇嫌的個人成長、心理分析到家庭狀況、學習過程、就業情形…等,歸納到最後,就是政府該做甚麼、司法該如何…?衍生出是否要廢死的議題…?各個政黨及民代立場又如何的爭議!…至此焦點就逐漸模糊成政治問題; 隨著時間流逝,慘案依然發生,你我仍舊義憤填膺;媒體、官員及民代行禮如儀,靜待下一個重大新聞事件發生,事件也就自然落幕了!這就是台灣社會的實況,不是嗎?
    對於出生在此,接受台灣完整教育,年過半百的我,始終不能理解;在以前的認知是:
  • 自己犯了錯,自己就要接受懲罰!沒有理由!
  • 自己的責任就要自己承擔!沒有藉口!
  • 覆巢之下無完卵!要以國家社會的大我利益為先!
    所以我知道壞人會被懲罰!政府會善盡職責保護我,讓我受到公平的待遇,權益不會受到不當的侵害!只要我做好本務,就可以得到相對的回報!所以日子過的踏實,生活有目標也有希望!但現在,同樣的標準似乎不適用了:
  • 殺了人,只要能證明是精神喪失或有悔過的可能,就可以減輕刑罰或戒護就醫!如鄭捷隨機殺人案…
  • 行賄,只要能繳交一定的罰金,就可以不用坐牢!如遠雄案…
  • 官員未落實食安把關,首長要下台負責!但企業賣黑心油,老闆無罪!如鼎新案…
    今昔相較,都是一樣的政府,適用同一本六法全書,卻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!何以致之?只能說有太多的利害考量或政治算計及不當的權力被濫用…;扭曲的價值觀及累積不善所形成的共業,現正由大家共同承擔!試想,當多數克盡本分的軍公教,被形塑為剝削下一代的吸血鬼,而貪得無厭的權貴卻高居廟堂,掌握權力與資源,倡言正義,不斷地擴張影響力,左右政策的發展;社會制度及稅負傾向權貴,貧富差距不斷擴大…;這樣的生態,怎奢望能營造出友善安全的社會環境?就如家長透過關係影響學校教育的要求與標準,如何期望教育制度能培養出符合社會所需的人力資源?當父母都不願孩子接受軍隊的磨練與要求時,又如何認為該有一個強大守紀律的部隊可以保國衛民?…
    想想受害者母親沉重的呼籲:「希望透過教育及社會機制,讓這樣的人消失;再也不要有下一個受害者了!…」台灣所面對的,絕不是你我認知的單一問題,而是整體系統性的問題!「 七年之病,要求三年之艾!」 不要想一蹴可成的改革,要從每個人自身開始,認真地做好老祖宗教導我們修身、齊家的觀念與本務,由根本做起,人人以公義為先,不要以私礙公!當共同的價值與觀念形成後,政府官員與民代自然就必須服膺此一標準,在政策擬定與執行職責時,也就會減少營私的考量而為所當為!如此才能真正經營出讓下一代幸福成長的社會環境!一己之思!共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