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網頁瀏覽量

2013年4月2日 星期二

由「賴素如涉貪案」看政治人物本質


    深受馬總統倚賴重用的台北市議員賴素如,因台北雙子星案涉嫌貪汙,遭檢方聲押禁見。這是近日最受到注目的重要新聞,原因是以清廉著稱的馬總統,在其領導執政的第五年,已傳出多起弊案;涉案人員層級由地方首長、行政院副秘書長到總統的辦公室主任;對一位領導者而言,這無啻是敲響了警鐘,值得探討深思。

    回首看看台灣的近代史,曾歷經由貧轉富,創造出了「經濟奇蹟」,使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。在那時,政治人物沒有選票壓力,所以施政著重的是「國家長遠的發展」,具體的表現就是「經濟發展重於政治議題」;族群間對立矛盾的情形自然減少,民眾也能同心齊力,順利地達到經濟發展的目標。

    但是隨著解嚴開放,政治人物開始面對選舉的壓力,政策因而明顯地轉為「政治議題重於經濟發展」;政治人物藉由種種政治議題,巧妙地分化族群,製造對立以謀私利,國家發展不再是政策的重心,藏在美麗口號的包裝之下,都是精密的選票算計;表現出來的社會現象就是「產業出走、人才外流」,經濟持續低迷,國民平均所得停滯…這不知是民主制度必定要歷經的副作用,還是因台灣缺乏民主素養的育成所致。

    依上述所論歸納,檢視台灣民主化的歷程,明證出無論是藍是綠,或是由何人執政;政治人物的本質,絕對都是以個人的營私算計為先,而非為國家長遠發展考量;正所謂「人不為己,天誅地滅。」這些政治人物或是為名,或是為利;其背後的利益糾葛與掌握的權力利害,絕非我等尋常百姓可以理解。因此大家一定要自覺:
  • 「別再輕易的相信政治人物,該相信的應是制度與制衡。」
  • 「擁有越大的權力,就越要承擔越大的責任與制衡。」
  • 「所有的政治人物,都要有透明的制度規範與制約。」
  • 「不要放任政治人物恣意地改革,因為事實證明只有越改越差。」
  • 「還是多些經濟,少些政治吧!」

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